当前位置:首页 > 营销致富 > 正文

大班幼儿社会活动教案,探索大班钱的来源

大班幼儿社会活动教案,探索大班钱的来源

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,货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了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,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初步的金钱观念,我们特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——“大班钱的...

活动背景

随着社会的发展,货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了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,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初步的金钱观念,我们特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——“大班钱的来源”,通过本次活动,让幼儿了解钱币的起源、制作过程以及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

活动目标

1、了解钱币的起源和发展,知道钱币的种类及用途。

2、初步掌握货币的换算方法,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。

3、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,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。

活动准备

1、教学课件钱币的起源、种类、用途等。

2、真实钱币:1元、5元、10元等不同面额的钱币。

3、模拟钱币:用纸制作的1元、5元、10元等不同面额的钱币。

4、教学道具:点钞机、算盘、计算器等。

活动过程

(一)导入

1、教师出示真实钱币,引导幼儿观察钱币的外观、颜色、图案等。

2、提问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这些钱币叫什么名字吗?它们有什么作用呢?

(二)讲解钱币的起源

1、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钱币的起源,讲解钱币的产生背景和演变过程。

2、提问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最早的钱币是什么样子的吗?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?

(三)认识钱币的种类及用途

1、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钱币,如纸币、硬币等,讲解它们的用途。

2、提问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这些钱币分别有什么作用吗?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?

(四)货币换算

1、教师出示模拟钱币,引导幼儿进行货币换算。

2、提问:小朋友们,如果我有5个1元,那么我可以用它换一个5元吗?为什么?

(五)实践环节

1、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模拟钱币。

2、每组幼儿需要用这些钱币购买教师准备的物品,如文具、零食等。

3、教师观察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表现,指导幼儿进行货币换算。

(六)总结与反思

1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,分享购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。

2、提问:小朋友们,你们觉得在购物过程中,换算货币有什么好处呢?

3、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,强调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

活动延伸

1、教师布置课后作业,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钱币的资料,了解钱币的起源和发展。

2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货币知识竞赛,巩固幼儿对货币的认识。

通过本次社会活动,幼儿对钱币有了初步的了解,培养了他们的理财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,也让幼儿认识到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,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

    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