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致富 > 正文

猴子卖梨故事大班语言教案,寓教于乐,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

猴子卖梨故事大班语言教案,寓教于乐,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

教学目标1、通过讲述《猴子卖梨》的故事,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,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,2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,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,3、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故事中的词...

教学目标

1、通过讲述《猴子卖梨》的故事,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,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。

2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,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。

3、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,丰富幼儿的词汇量。

4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,提高幼儿的创造力。

教学准备

1、《猴子卖梨》故事文本

2、猴子、梨等故事角色和道具

3、白板或黑板

4、彩色粉笔或马克笔

5、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

教学过程

(一)导入

1、教师出示猴子、梨等故事角色和道具,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?它们是谁的朋友呢?”

2、幼儿回答后,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,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。

(二)讲述故事

1、教师用生动、形象的语言讲述《猴子卖梨》的故事,注意语速适中,语气富有感情。

2、在讲述过程中,教师可以适时提问,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。

3、幼儿回答问题后,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。

(三)互动环节

1、教师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觉得猴子为什么要把梨卖掉呢?”

2、幼儿自由发言,教师总结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。

3、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角色,进行角色扮演,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(四)词汇拓展

1、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关键词汇,如“梨”、“猴子”、“卖掉”等,引导幼儿理解和运用。

2、教师通过游戏、儿歌等形式,帮助幼儿记忆和运用这些词汇。

(五)总结与反思

1、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,总结故事中的道理。

2、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故事中的表现,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。

教学评价

1、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度,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。

2、观察幼儿在互动环节中的表现,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。

3、观察幼儿在词汇拓展环节中的运用情况,了解幼儿的词汇量。

4、通过家长反馈,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,进一步了解教学效果

课后延伸

1、教师布置课后作业,要求幼儿将故事讲给家人听,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2、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词汇,丰富幼儿的词汇量。

3、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与故事相关的手工制作、绘画等活动,培养幼儿的创造力。

通过本节课的教学,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,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,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。

    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