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种植致富 > 正文

小猴子卖圈大班语言教案,趣味教学,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

小猴子卖圈大班语言教案,趣味教学,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

教学目标1、培养幼儿对故事《小猴子卖圈》的兴趣,激发幼儿的想象力,2、通过故事学习,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,学会合作与分享,3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,提高幼儿的口语沟...

教学目标

1、培养幼儿对故事《小猴子卖圈》的兴趣,激发幼儿的想象力。

2、通过故事学习,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,学会合作与分享。

3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,提高幼儿的口语沟通技巧。

4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,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。

教学重点与难点

1、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,学会合作与分享。

2、教学难点: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,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。

教学准备

1、教学课件:《小猴子卖圈》故事图片、相关道具(如圈、绳子等)。

2、教学环境:宽敞的教室,布置成森林场景。

教学过程

(一)导入

1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,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

2、教师展示《小猴子卖圈》故事图片,简要介绍故事背景。

(二)讲述故事

1、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《小猴子卖圈》故事,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,理解故事内容。

2、教师提问,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。

(三)讨论故事

1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猴子为什么会卖圈,为什么其他动物都不买。

2、教师提问:如果你们是小猴子,你会怎么做?

3、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,如合作、分享等。

(四)角色扮演

1、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选出一个“小猴子”和若干个“其他动物”。

2、教师提供道具,如圈、绳子等,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。

3、教师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,运用故事中的道理,如合作、分享等。

(五)语言表达训练

1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,让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。

2、教师挑选几个小组进行展示,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补充。

(六)总结与拓展

1、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,强调合作、分享的重要性

2、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,学会与他人合作、分享。

教学反思

1、教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,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,理解故事内容。

2、在角色扮演环节,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,鼓励他们积极参与。

3、在语言表达训练环节,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口语沟通技巧,引导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4、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,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。

通过本节课的教学,相信幼儿在语言表达、社交能力等方面会有所提高,在今后的教学中,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,为幼儿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。

    最新文章